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都不是轻松舒服就能完成的。那些晨间的寂静、不眠的星光、清醒的克制、孤军奋战的坚持、暗暗许下的承诺,都是热爱的时刻。
——题记
飞逝的光阴里,2023年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一年,有欢笑、有泪水、有收获、有成长……总有一些画面让人动容,总有一些形象自带光芒,总有些言语给人力量。回望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的2023,有全力以赴的比拼,也有温暖彼此的祝福,很多人、很多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让我们温暖如春。
“说说2023年让你感动的人和事吧。”
“那要讲很多个故事了……”
2023年,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在省纪委监委坚强领导和委机关各室部大力指导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派驻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纪委、省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为主线,以《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为遵循,以打造派驻监督标杆示范为目标,以派驻机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为抓手,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30余篇工作信息、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党风与廉政》杂志、“秦风网”等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刊发。可以说全组工作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有不少新的突破,发出了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的好声音,创建了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派驻监督品牌,全面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事成于奋进,力生于团结。这是一段充满艰辛而又无上光荣的征程,困难面前大家披荆斩棘相互鼓励;成果面前,一起分享奋斗快意;前行路上,共担风雨增进情谊。
何妨云影杂,榜样自天成。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领导发挥“头雁”作用,带头抓好理论学习、做好调查研究,履行职责,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更严标准、更高要求、更实举措,为组内党员干部和驻在单位纪检机构作示范、立标杆、当表率,形成“以点带面、上下联动”的全组工作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我永远不会忘记8月份的那个下午,省纪委2022年度考核结果出炉,我组被评为优秀等次,取得历史性突破,全组同志为之振奋,那时我觉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生活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心中有光、全力奔跑的人。“我曾经在凌晨分享过一个年轻人在几乎埋过肩膀的资料堆中时而凝神静思时而奋笔疾书的照片,也曾站在办公楼下久久注视过无数个夜晚不灭的灯火;我曾经在投射着文稿资料的大屏幕前激烈讨论,也曾手捧着修改得密密麻麻的工作方案反思不足;我看见组长翻山越岭,在隆冬的山野里查看刚刚收获的扶贫药材,也看见为了30分钟的交流汇报,午休时间疾驰20公里飞奔的车轮......”这些都只是365个日夜披星戴月埋头苦干的点滴、瞬间,也是常态、习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工作手册》呈现在眼前时,带给我强烈的震撼和深深的感动。这本厚度为471页的《工作手册》,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从一个理念、一个设想,慢慢被具化成了有思路、有框架、有‘高、全、准、简’要求的书籍,离不开组务会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精准领悟中央纪委工作方向的政治敏锐性,离不开组领导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统筹谋划工作的开阔视野,离不开编委会的同志们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的开拓进取精神。一次次的调研、反反复复地论证、一项项结合实际完善补充,多轮次、多层次征求意见组织修改,凝聚着智慧与汗水,收获是喜悦的,但漫长的艰辛却是难以言表的。”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机会不上门来找人,只有人去找机会。“当得知我组对‘一把手’监督经验做法被省纪委推荐接受《中国纪检监察》杂志访谈后,组长手写了一张A4纸的资料目录,准备当作佐证材料带去,访谈时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对我组工作之扎实深表震撼,后来在听了我组‘三化’建设工作介绍后,表示赞许并刊发。接受访谈前一晚,组长和同事在办公室斟酌材料到深夜,原来由心地热爱一件事,是不会感到累的。”
即使成绩喜人,驻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依然坚持把自我革命精神贯穿队伍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以扎实的思想作风引领严细深实的工作作风,工作中牢牢把握“六个不能”:即不能因受省纪委表扬而沾沾自喜,不能因厅党组干得好而放松监督,不能因厅长是纪委老领导而却步不前,不能因工作成效显著而自我满足,不能因工作繁忙而降低标准,不能因人少事多而推诿扯皮。在增强斗争本领上久久为功,练就敢于斗争的胆魄风骨、增强善于斗争的智慧本领,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司马法》中讲“凡胜,三军一人胜。”什么样的团队能打胜仗呢?三军一人。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驻厅纪检监察组组长常常讲:“最幸运、最幸福的事,就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回头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时光轰轰烈烈地向前奔去,留下的都是值得铭记的瞬间,驻厅纪检监察组2023年的感动依然萦绕耳畔,2024年的故事也已经开始书写,那必定是很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