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颖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着力推动法律精准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助力的提案》(第59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围绕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职能作用,先后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助企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持续加强涉企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深化“服务实体经济 律企携手同行”活动,简化优化涉企公证申办流程,提升涉企仲裁裁决质效,推进涉企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专业、多元、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全省共办理涉企公证3.1万余件,各类民商事仲裁案件1.1万余件,为企业开展普法宣传7700余场次,法治体检5500余次,协助审查修改合同11.8万余份,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6.2亿元。截至目前,我省5个试点商事调解组织已累计成功调解案件3000余件,标的额19.4亿余元。
二、提案答复意见
(一)关于您提出的“夯实基础性法律服务能力”建议。今年以来,我厅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基本功能,联合省工商联聚焦民营企业面临的现实困难,开展线上问卷调查,摸准法律服务需求;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优化12348与12345双号运行机制,升级陕西法律服务网“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栏”,指派擅长处理民商事法律问题的专业律师坐席解答涉企求助咨询;组织全省律师走进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活动,打通法治惠企“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防范化解相关法律风险,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厅将进一步夯实基础性法律服务,拓展平台服务民营企业功能,切实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提升“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效能。加快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地等涉企服务窗口建设,构建以实体平台为主体,热线、网络平台为补充的全覆盖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民营企业提供全业务、全流程、全时空的法律服务。二是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助企行动。加大“法企对接”力度,提高涉企公证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商事调解专业优势,持续组织律师、公证员、仲裁员、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进企业,为我省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法律服务。三是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水平。围绕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对律师、公证员、仲裁员、调解员等法律服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公证、司法鉴定文书、法律援助卷宗文书质量评查,确保民营企业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
(二)关于您提出的“创新法律服务产品”建议。今年以来,我厅扎实开展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领域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公信力。联合省工商联印发《关于在陕西省民营企业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职能作用,推动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目前,我省已有25家民营企业开展公司律师试点工作,累计为63人颁发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证。出台《陕西省常用涉企公证服务清单(2025版)》,开设涉企办证绿色通道,简化申办公证流程,扩大在线办理范围,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公证服务。发挥知识产权、军工仲裁优势,推进金融、涉外、知识产权等专业领域仲裁工作,拓展网络仲裁,提升涉企仲裁质效。
我厅将结合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进一步创新法律服务产品。一是优化仲裁机构布局。围绕打造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目标,持续深化西安仲裁委改革,组建能源、生态环境等专业仲裁院,指导仲裁机构与各类企业、行业商会协会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以高质量仲裁服务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提升涉企公证质效。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深入推进“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规范开展出资(投资)协议、股权转让、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等公证事项,加快推进涉企公证事项“一证一次办”“一事一站办”,助力企业防范化解经营风险。三是强化规范指引。全面梳理我省民营经济重点产业的合规风险点,制定出台我省《民营经济领域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指引》,提升民营企业的合规意识和管理水平。
(三)关于您提出的“建设商事调解体系”建议。2024年2月,我厅在全省稳慎设立5家商事调解组织,推开商事调解试点工作。联合省高院印发《关于推进商事调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商事调解工作指引》《商事调解卷宗文书规范》等9项制度,建立调解优先、联席会议、中立评估等8项工作机制,实现商事纠纷受理、调解、诉调对接、督促履行的全流程管理。全省现有商事调解员782人,其中专职148人、兼职634人,初步建立起一支梯队合理、业务精湛、技能过硬的商事调解团队。
我厅将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商事调解质效,持续完善商事调解体系建设。一是强化制度支撑。紧跟司法部商事调解立法进程,完善商事调解制度,制定出台商事调解工作规范,优化业务流程,规范调解程序,有效降低民营企业维权成本。二是提升调解质效。强化商事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有机衔接,通过公证、仲裁、支付令等方式赋予调解协议法律效力,确保涉企纠纷化解的专业性和高效性。三是加强域外合作。在陕港澳多领域合作和“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战略框架内,指导设立“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商事调解联盟”,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商事调解组织,扩大商事调解影响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网络和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优化“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积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构建“内外联动、上下贯通”的服务网络,形成服务民营经济和企业的强大合力。
二是创新法律服务方式。深入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司法鉴定质量提升年”行动、法律援助“安心行动”,持续深化商事调解试点改革,推进“送法进企业”,认真办好网约车驾驶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法律援助案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是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加强对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加快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专业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为民营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
感谢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司法厅
2025年9月8日
(联系人:张亚东 电话:87290169 1800928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