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残疾人无障碍法律服务的提案》(第671号)收悉。针对“加强法庭、法律援助机构等服务场所信息无障碍建设,推动实现残疾人群体无障碍法律服务”的建议,我厅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认为该提案对提高残疾人法律服务质量,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各地将法律援助工作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服务困难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基础性保障作用,全面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2024年以来,全省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4万件,受援人数8.4万余人次,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5417人次,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1505件,受援人次1634人。
一是扩大援助范围,为无障碍服务提供制度保障。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陕西省法律援助条例》,依法降低残疾人法律援助门槛,对重度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免予经济困难状况核查。增加残疾人法律援助事项,将婚姻、家庭、工伤赔偿等与残疾人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援助范围,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站点建设,打通无障碍服务“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进法律援助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深化值班律师制度,实现全省法院和看守所值班律师全覆盖。依托残疾人联合会、特教学校、残疾人医疗康复机构等场所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为残疾人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截至目前,我省依托各级残联设立99个法律援助工作站,依托村(居)委会设立6609个联络点,打造残疾人身边的法律服务圈。
三是加强设施建设,优化无障碍服务环境。各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等规范要求,积极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完善标识指引,西安市公共法律服务大厅等法律服务机构配备轮椅、助听器等配套设施,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无障碍服务。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赋能无障碍交流。加快陕西法律服务网无障碍改造升级,设置大字显示、语音播报、语音输入、智能问答等功能,利用“智慧法援”信息化平台,通过陕西法律服务网微信公众号“一键申请”,实现法律援助“在线办、掌上办、全域通办”。完善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无障碍服务功能,派驻优秀法律服务人员“7×24”小时解答法律咨询。简化残疾人法律援助受案程序,提供优先受理、优先指派、优先办理的“三优”服务。
二、对相关建议的答复
我厅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按照您提出的建议,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借鉴湖南、四川、山东等兄弟省份的有效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全力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
一是进一步畅通援助渠道。紧紧围绕“法援惠民生”,积极对接省残联、省数政局和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残疾人信息数据共享,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作用,开通残疾人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努力做到“优先办、重点办、协作办”,从“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转变,确保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二是进一步提高援助质效。持续完善法律援助机构、工作站(点)无障碍硬件设施,配备手语翻译、盲文资料等辅助工具,优化法律服务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对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实行全流程监控评估,定期回访受援人。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降低残疾人异地维权成本。培养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建立健全残疾人法律服务人才库,注重发挥专业优势。
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活动,利用“全国助残日”、“法律援助宣传服务月”等重要节点,通过多元化、立体式、近距离的宣传活动,有效拓展残疾人法律援助社会知晓率、认可度和影响力。
感谢您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司法厅
2025年7月20日
(联系人:刘孟华 电话:87290189 1331929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