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陕西省司法厅关于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83号提案的答复函
时间:2025-07-11 22:28
来源:陕西省司法厅涉外法治工作处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常安、李赞、张炜达、王伟、汪世荣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我省涉外法治领域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的提案》(第683号)收悉。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专业素质过硬、通晓国际规则、精通涉外法律实务的涉外法治人才为目标,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提供坚强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纳入“十四五”规划,组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涉外法治协调小组,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涉外法治专门工作机构,一体推动全省涉外立法、执法、司法、法律服务和法治人才培养等工作。印发《陕西省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举措》《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召开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座谈会,推动形成“整体推进、部门联动、各方参与、协同高效”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二是深化交流合作。围绕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一带一路”特色业务,先后举办中欧班列法律服务论坛等50余场高规格涉外法治交流活动。参加圣彼得堡第十二届国际法律服务论坛,选派节目参加金砖国家民族文化展演。赴法国、意大利开展涉外法治工作交流,推动西北政法大学分别与巴黎政治大学、罗马第二大学就法治人才培养、交流互访、实务研究等签署合作协议。参加“2024陕粤港澳活动周”,与香港律政司签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法律服务合作框架安排》。高标准举办第七届香港法律服务论坛,汇聚香港法律界精英和我省法律服务机构,深入探讨内地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争议解决,搭建陕港两地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促推我省律师协会、公证协会、西安仲裁委、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与港方签署6项协议,更好服务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是加强业务培训。派员参加上合组织国家法律服务高级研修班、涉外法治工作队伍培训班、全国涉外仲裁人才培训班、全国涉外知识产权律师能力提升培训班。举办“推进全面依法治省加强涉外法治建设”培训班,省级有关部门、高等院校代表共116人参加。组织50名涉外律师在厦门大学法学院举办涉外律师人才专业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指导省律师协会与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学院联合开展律师实务培训及交流研讨活动,来自我省及其他西部省份的80名律师参加培训。指导西安市司法局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训“引领计划”27批,累计培训1.83万人次。

四是发展人才队伍。组建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库,52人入选。指导省律师协会组建陕西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273名律师入库,其中28人入选司法部涉外律师“千人计划”人才库,23人入选全国律协涉外人才库。全省具有涉外法律服务资格的公证员168人,占公证员总数的28%。西安仲裁委选聘136名具有涉外法律、经济贸易等专业知识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担任仲裁员。西北政法大学加强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建设,积极探索“法律+外语”培养模式,2025年录取首批30名“一带一路”涉外法治方向法律硕士。西安交通大学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不断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五是注重作用发挥。建立“法企对接”机制,组织涉外律师、仲裁员等从合规经营、风险管控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法律意见,有效降低企业对外投资和海外贸易风险。在第八届丝博会期间,组织100名律师参加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与经贸合作对接会。先后开展“送法入企”“律企同堂”“法律服务会客厅沙龙”“外经贸企业法律服务座谈会”等活动2000余次,服务市场主体10万余家,办理涉企案件2.9万件、金额536亿元。其中,首次适用哈萨克斯坦法律解决某企业合同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创新“融解决”机制成功调解某涉外著作权纠纷案,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充分肯定。加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涉外法律人才培育,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技术人才培训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厅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健全制度机制、坚持系统协同、突出实战实效,着力构建人才培养“政策链”,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链”,强化人才培养“服务链”,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一是制定陕西省涉外法治工作规划。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建设,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坚持引育并重、深化协同育人等方面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谋划部署,积极构建全省涉外法治工作大协同格局。

二是加强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积极向司法部和省委、省政府请示汇报,为示范区建设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制定进一步加强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健全完善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引进、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吸引汇聚涉外仲裁、商事调解、律师服务、公证、司法鉴定等优质法律服务资源,打造“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的法律服务高地。

三是召开全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在充分调研企业涉外法律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组织省级有关部门、高校、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和涉外企业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涉外法治人才“订单式”培养,不断完善法学院校与法治实务部门、企业协同育人机制。

四是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质效。充分发挥国家级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中国—中亚法律查明与研究中心等平台作用,支持省内高校与省律师协会、西安仲裁委等机构联合培养涉外律师、仲裁研究生,聘请实务专家参与教学,选派优秀教师到法治工作部门挂职,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和法律服务机构学习锻炼,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规则驾驭能力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

感谢你们对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陕西省司法厅

2025年7月7日

(联系人:郇超   87291148   1335929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