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基层动态
安康石泉县:全链条培育“法律明白人”  锻造法治乡村生力军
时间:2025-09-01 12:00
来源:安康市石泉县司法局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安康市石泉县紧扣乡村振兴法治需求,积极构建“选、育、管、用”全链条“法律明白人”培育机制,打造了一支扎根乡土、服务群众的法治工作队。

严把“选人关”,精选优选,建强本土法治队伍

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通过“个人自荐+村委推荐→公示初审→乡镇审核→建档培训→考核发证”五步流程,指导村民小组会和村民会议自下而上公开筛选,从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村(居)民小组长、网格员、退役军人、“五老人员”等10类群体中公开优选人才,注重“三有”标准——有法律基础、有公益热情、有群众威信,确保队伍公信力。截至2025年初累计培育乡村“法律明白人”1463名,实现每村至少5名、重点村(居)民小组“法律明白人”全覆盖。 

抓实“培育关”,三级联动,切实提高法治素养  

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的培训体系,抓实能力素养提升。县级统筹强化专业赋能,由县司法局牵头组织任前集中培(轮)训,统筹“石小泉”普法讲师、法律顾问等专业人员力量,组成“法律明白人”培训宣讲队,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人民调解技能等基础知识培训,提升综合法治素养;镇级深化聚焦实务痛点,建立健全“菜单式”普法工作机制,为“法律明白人”日常培训架好“桥梁”。各乡镇结合需求“点单”学法,邀请“八五”普法讲师讲授农村土地、婚姻家庭、防诈骗等内容,通过案例情景教学让法治知识入脑入心,提升法治实践能力;村级落地推动学法入心,为每名“法律明白人”配发《法律明白人》工作日志,内附常用法律文书、常见法律问题,为全县村(社区)赠送民法典(漫画版)书籍5000余册,方便“法律明白人”学习法律知识并转化为方言宣讲政策法规知识,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健全“管理关”,示范引领,激发长效履职活力  

不断优化动态调整、结对帮扶、标杆激励的管理机制,推动认真履职、持续发力。动态调整优结构,建立“一人一档”数据台账,每年根据实际调整队伍结构,动态清退不适宜担任人员,同时,不断吸纳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等新生力量,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结对帮扶提效能,推行“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机制,指导村(居)法律顾问定期依托村居“农民夜校”“院坝会”等契机,常态开展流动“普法微课堂”,面对面宣讲、解答疑难、指导实践;正向激励树标杆,结合实际开展评优选能,1人获评“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1人获评“全省优秀法律明白人”、16人获市县级优秀称号。

聚焦“使用关”,多元实践,深耕基层治理沃土  

以矛盾化解、法治宣传、村务管理等法治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普法依法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发挥矛盾化解“前哨员”作用,利用“法律明白人”在乡村“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将村(社区)婚姻家庭、养老继承等矛盾纠纷排查在前、化解在萌芽,树立“老陆说事工作室”“老街老刘对话室”等品牌典型,调解成功率达98%,实现“小事不出村”;发挥法治宣传“轻骑兵”作用,利用“3.8”“7.1”等节点开展普法宣传主题活动,通过走访入户、答疑解惑,将政策法规送到群众手中,探索线上学法普法,云雾山镇廖祥华自制普法视频点击量破万,推动“指尖学法”成为新风尚;发挥治理参与“多面手”作用,积极融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监督村务公开,协助修订村规民约165件,协管特殊人群82人,实现“零脱管漏管”,主动参与集体经济活动、建言献策,防范经营风险,为乡村依法治理贡献自身力量。 

石泉县通过“选得准、育得实、管得活、用得好”的全链条培育模式,让“法律明白人”逐渐成为乡村法治宣传的“响喇叭”、定分止争的“公平秤”、村民维权的“指路人”,不断以“法律明白人”的点点星火之力筑牢乡村依法善治根基,以法治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法治动能。2022年以来,石泉县连续4年荣获全省“平安县”称号,先后获得省级平安银鼎和铜鼎,2023年获评全国信访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