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治报2025年07月12日头版、05版
“现在,办理公证跑一趟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就能办好。”7月2日,在西安市政务服务中心司法服务区,市民白先生对这里便捷的服务赞不绝口。
公共法律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在西安,公共法律服务方便快捷,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协同建设,为群众提供便捷、普惠、精准的公共法律服务,群众获得感更强了。
实体服务升级“15分钟服务圈”城乡全覆盖
6月30日,72岁的李老太因子女赡养问题产生了家庭矛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走进了未央区张家堡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
了解情况后,值班律师邀请其子女一同前来,当场调解。不到3小时,子女们便签订了赡养协议。
今年2月,西安市正式实施《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管理服务要求》。这是西安首个规范公共法律服务领域的地方标准,填补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空白。
近年来,西安市司法局全力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现已建成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5个区县、开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5个街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工作人员共600余人,实现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实体平台全覆盖。
3月5日,鄠邑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重度视障人士翁女士提供了高效法律援助,助其完成变更抚养费纠纷申请。
翁女士离异后,原判决对方每月付抚养费200元,现孩子上初中,费用增加,她因不懂法律程序而无力求助。工作人员为她开通优先服务,简化流程,还在详细询问情况后帮她填表格并念内容供核实,完成签字捺印。之后,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又帮助翁女士联系陕西谷正律师事务所律师程洋到现场办理委托手续、制作笔录,同时结合实际分析法律依据、诉讼流程及证据组织建议,贴心的服务让翁女士倍感温暖。
群众需求在哪里,法律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的基础上,西安市还创新打造了“七彩光”暖心服务驿站,不仅为市民提供日常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等“一站式”服务,还实行“点单式”预约模式,由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问题;同时,一支38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驻站,为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法治宣传和纠纷调解服务,成为实体平台“服务就在家门口”的真实写照。
热线服务升级法治守护全天“不打烊”
今年4月份,蓝田县装修工人赵师傅,工作时受伤被拖欠赔偿款,一天夜里,他拨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值班律师不仅快速接通了电话,还指导他收集证据,协助对接法律援助中心,最终通过仲裁为他争取到8万元赔偿款。
“没想到大半夜打电话也有人接,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赵师傅的感激之言,正是12348热线服务“不打烊”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目前,西安市司法局已经实现了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与12345市民热线双号并行,建成600多名专业律师组成的律师值班库,26名专业律师每日值班,7×24小时免费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
热线一呼即应,宛如一条永不掉线的“法律生命线”,为群众提供全年无休法律咨询服务。
“你们能不能帮帮我……”前不久,临潼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接到一位八旬老人打来的热线电话。老人表示,她年轻时与丈夫领养孩子,离婚后养子随前夫生活,如今自己独居无收入,住房、医疗都成难题,请求援助。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立即启动法律援助程序,指派陕西骊剑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莎和工作人员上门。屋内,吕莎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耐心解释法律法规。工作人员同步收集材料,完善法律援助手续。
最终,在法律有力支持下,养子承担起赡养责任。老人感慨:“原来法律早给咱留了保障!”
吕莎说:“如今,西安公共法律服务非常完善,只要拨打12348热线,就像有一位随时在线的法律顾问,能快速获得专业的法律解答,十分方便。”
网络服务升级足不出户“掌上可及”
“网络公证真是帮了我大忙,要不然这一趟不仅耽搁时间还影响工作。”7月1日,家住雁塔区的张先生回忆起前不久通过“西安掌上12348”小程序完成的一次远程公证,不由得感慨司法服务的便捷性。
今年5月初,张先生老家的房产继承需要公证,可手头的工程项目却正到关键期,请假往返至少要耽误一周的时间。正在他焦急之际,偶然得知“西安掌上12348”小程序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上传了房产证、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
不到2小时,手机弹出视频通话请求。屏幕那头,身着制服的公证员仔细核对材料,通过视频逐项确认关键信息。“您看这份遗嘱扫描件,签名处的压痕和指纹方向,和档案里的记录完全吻合。”专业的分析让张先生悬着的心落了地。第3天,公证书就通过EMS送到了公司前台。
这一切,得益于西安市司法局织就的公共法律服务网。“西安掌上12348”微信小程序,化身群众身边的“移动服务站”,9大类法律服务资源完成云端整合,无论是涉外企业遭遇跨国合同纠纷,还是农民工面临欠薪问题,均可通过视频连线或网络渠道直接对接专业法律服务。
“今年,我们又搭建了智能分流系统。”平台技术负责人解释,“用户提交诉求后,AI算法会根据关键词自动匹配最合适的服务团队,平均响应时间大幅缩短。”
如今,数字平台已悄然改变西安这座千年古城的法治生态,西安市民扫码获取法律服务成为新的习惯,一行行代码已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法治温度。
从“线下窗口”到“线上指尖”,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从“解决问题”到“预防风险”,西安通过三大平台协同发力,织密了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
“西安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三大平台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向‘优’升级,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水平,为群众提供更普惠、更精准的法律服务。”西安市司法局局长苏国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