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安市碑林区司法局南院门司法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基层治理为抓手、以服务民生为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凝聚调解合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商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南院门街道人民调解与法治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西安市碑林区:奏响人民调解“三部曲”,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南院门司法所紧扣法治建设主线,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深入社区广泛调研,全面梳理辖区矛盾纠纷特点,通过召开街道司法行政工作例会暨法治建设工作推进会,统筹公安、综治、社区等多方力量,搭建“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的调解协作平台。围绕“预防为主、调解优先、源头治理”的主线,明确全年调解工作“路线图”和“任务书”。另外,司法所联合街道综网中心,将人民调解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依托“社区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长安E格”两个平台实时对接群众诉求,形成“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数据共享、联动响应的调解模式,累计化解矛盾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有效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
强队伍:激活调解“内生力”,锻造基层法治生力军
“调解不是和稀泥,法律才是定海神针!”陕西高瑾律师事务所律师、碑林区婚姻家事调解委员会调解员贾振中在街道人民调解员培训会上的专业授课引发阵阵掌声。为提升调解队伍专业化水平,南院门司法所联合街道综网中心开展南院门街道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会,邀请专业律师培训讲解《民法典》《人民调解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婚姻家庭、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典型案例,特别引入“社会工作+法律服务”融合理念,深入剖析调解技巧与沟通策略,并组织模拟调解实战演练,指导调解员在化解矛盾的同时关注当事人心理需求,尤其对老年人、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提供“法律+心理”双重疏导,全面提升调解员的业务能力。今年以来,先后开展线下专题培训1次,线上学习1次,各社区组织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传帮带活动12次,覆盖调解骨干及“法律明白人”40余人,打造了一支“懂法律、善沟通、有温度”的调解队伍,成功化解了钟楼小区租赁合同纠纷、老旧小区物业矛盾等复杂案件6起,推动调解工作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型升级。
优环境:提升调解“护航力”,打造法治营商新标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南院门司法所实施“法治营商护航计划”,积极助力“钟楼·南门商圈”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研。案例复盘等形式,深入商圈十余家重点企业“问需问计”,在梳理出合同履约、消费维权、知识产权、物业纠纷等6类易发纠纷的基础上,整合司法行政、市场监管、企业代表、律师公证等多方资源,推动成立“碑林区钟楼·南门商圈人民调解委员会”商圈调委会,将企业员工、律师、公证员等纳入调解员库,为商圈内企业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合规指导等全链条、专业化、有温度的法律服务,实现法治服务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提供”转型,打造“矛盾不出商圈、服务直通企业”的法治营商新生态,助力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制度创新的“最先一公里”到服务企业的“最后一米”,从专业队伍“量质齐升”到营商环境“法治护航”,南院门司法所以人民调解的生动实践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下一步,南院门司法所将继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探索智慧调解新路径,为构建和谐社区、优化营商环境贡献更多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