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基层动态
安康白河县司法局的三项“必修课”
时间:2025-04-07 21:20
来源:西部法治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西部法治报2025年04月01日06版

摆满培训资料的桌子、挂满锦旗的调解室、贴着各地车票的维权行李箱,它们分别对应着司法干部的三项“必修课”:在培训桌上锤炼本领、在调解室里化解纷争、拖着行李箱奔走千里为老乡维权。安康白河县司法局用这3件工具,将“枫桥经验”从文件上的字句,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能感受到的安心与温暖。

“干货满满、收获多多。”3月15日,参加完白河县司法局举办的社区矫正业务培训班后,一名学员感慨道。此次培训课程紧凑、针对性强,直击工作中的短板问题,并给出实操性强的解决方案。这正是白河县司法局持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除了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和司法行政业务培训,白河县司法局还积极组织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案卷评查等活动,在全系统营造出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有学有练,才能真正把技能掌握在手中。白河县司法局创新建立司法所岗位练兵机制,围绕法治宣讲课件制作、调解文书撰写、社区矫正方案制定等内容,开展技能比武20余场次。

凭借出色表现,该局22名干部获市级以上表彰,5人(次)获省级荣誉,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洪元文、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程文国等一批基层标兵脱颖而出。

不久前,在冷水镇司法所的调解室内,白河县司法局冷水司法所与湖北景阳乡司法所联手开展调解工作。调解现场,双方当事人因房屋产权问题争执不下。调解员们从法律条文讲到邻里情谊,从诉讼成本谈到长远利益。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要不是两地司法所联动,这矛盾恐怕要闹上法庭了。”当事人感慨道。尽管两地分属不同行政区,但解决矛盾的意向是相同的。这次“跨省握手”的成功,得益于白河县司法局探索建立的跨区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机制和公共法律服务跨区域协作办理机制。

通过跨区域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和高效便捷的沟通衔接渠道,白河县司法局构建了“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员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中的基础性作用,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3年来,镇、村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18件,调处成功率达98.9%。

“老程,山西那边有务工人员被欠薪了!”接到电话,茅坪司法所干部程文国迅速拎起公文包出发。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出省为群众维权了。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白河县常住人口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在外创业或务工。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维权难题,县司法局组建专业专班,先后30余次前往山西、河南、贵州等地,开展维权服务200余人次,成功化解涉及工伤(亡)、拖欠农民工工资、人身伤害赔偿等矛盾纠纷。

除“外出维权”外,茅坪司法所持续将法治宣传教育与基层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创新推出“群众点菜、干部下厨”的普法流动讲堂模式,通过群众会、小组会、院落会等灵活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村组院落、田间地头,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着。

近3年,白河县司法局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1539场(次),培养“法律明白人”1091名,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

从“枫桥经验”落地到群众口碑生根,白河县司法局以扎实行动,走出了一条基层法治建设的创新之路。在这里,培训室的笔记本写满求知渴望,调解室的茶杯温热未凉,维权专班时刻待命……每一个司法所都在用行动诠释:法治的温度,就藏在那些奔走的身影、耐心的解答和握紧的双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