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基层动态
法治护航消费 共筑放心环境
​——西安市司法行政系统“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普法活动侧记
时间:2025-03-19 09:33
来源:西部法治报-西部法制传媒网       作 者 / 黄新航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连日来,西安市司法行政系统开展了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聚焦新型消费陷阱破解、重点群体权益保障、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维度,将法治力量融入消费维权,为市民营造安全、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

创新互动让普法更“接地气”

在周至县哑柏社区,一场别开生面的“你点我检”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市场监管所、法律服务所与社区联合,通过“群众点单、政府检测、社会监督”的模式,邀请居民化身“食品安全监督员”,现场检测群众关心的蔬果、粮油等食品,让监管更贴近民生需求。执法人员针对网购维权、过期食品索赔等高频问题答疑解惑,让群众直呼“实用又安心”。

蓝田县则以“普法赶大集”的方式深入基层。辋川司法所联合多部门走进官上村,用方言讲解非法集资陷阱和消费维权要点,推广“法治蓝田”一码通小程序,现场演示扫码学法、咨询法律问题的便捷操作,受到村民广泛好评。洩湖司法所在热闹的集市中发放600余份手册,重点解读网络购物维权技巧,一位大妈感慨:“以前吃亏了只能认,现在知道怎么用法律‘撑腰’了!”

西咸新区斗门司法所联合网格员深入南街社区和沿街商铺,通过张贴横幅、发放普法彩页等方式,生动解析网购纠纷、食品过期、老年人消费诈骗等热点问题,为市民送上贴心“维权指南”。长安区黄良司法所向过往群众发放消费者权益保护彩页、民法典宣传册等普法资料,详细介绍申请法律援助的流程,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专业赋能提升维权“硬实力”

灞桥区聚焦基层法治队伍建设,纺织城司法所组织“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参与专题培训,律师通过案例解析虚假宣传、质量纠纷等维权难点,提升队伍调解能力。

临潼区各司法所开展“敲门普法行动”,帮助群众筑牢安全消费法治网。行者司法所在石油生活城社区举办“3·15守护消费安全”主题讲座,传授“避坑口诀”和“维权锦囊”;油槐司法所为街办干部职工普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共建良好消费环境;斜口司法所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精准普法服务,重点讲解保健品诈骗、电视购物等消费陷阱,引导老年人理性消费、合法维权。

高新区细柳司法所举办“放心消费·法治护航”讲座,律师以“网购虚假宣传”“预付卡陷阱”为切入点,解析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法律“武器”,居民王女士感叹:“法律就是我们的底气!”

多元联动织密权益“防护网”

新城区多部门联动形成普法合力。西一路司法所联合反诈中心、派出所等单位,在革命公园开展集中宣传,解答投资理财、预付卡退款等复杂问题;解放门司法所设置“辨鬼秤”专区,律师用网购衣架缩水等案例,教群众保留证据、依法索赔。长乐中路司法所在轻工市场门口发放手册50余份,商户与消费者共同学习诚信经营与依法维权,实现“双向普法”。

未央区司法局联合辖区单位在北二环明珠家居组织普法活动,强化企业依法经营意识;汉城司法所联合法院走进农副产品市场,以“诚信经营”为主题开展座谈,法官结合“知假买假”案例引导商户落实主体责任;张家堡司法所在京东MALL商场门口设立咨询台,针对“直播带货纠纷”“七日无理由退货”等新业态问题提供“一对一”服务,派发资料300余份,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

线下活动如火如荼,线上普法同步发力。西安市司法局制作了“3·15”消费者权益保护MG动画,通过卡通形象将法律条文融入生活场景,吸引大量网友关注;碑林区司法局创新推出“碑小司拍案说法”评书栏目,首期《骗你没商量》以折扇抖书形式演绎反诈知识,让普法内容直抵百姓心窝。

据统计,全市司法行政系统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超1.2万份。活动不仅提升了消费者依法维权意识,更强化了商户诚信经营理念,形成“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救济”的全链条保护机制。下一步,西安市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深化部门协作,创新普法形式,聚焦直播带货、预付消费等新兴领域,推动消费维权与法治建设深度融合,让“公平、安全、放心”成为西安消费环境的常态,为护航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司法行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