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部门动态 > 基层动态
禁毒宣传进校园,法治教育护“未”来
——陕西各地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
时间:2025-03-02 09:34
来源:西部法治报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新学期伊始,陕西各地强制隔离戒毒所禁毒宣传队深入辖区校园,开展系列禁毒宣教活动,以沉浸式教育为青少年筑牢防毒安全屏障。戒毒民警通过仿真模型展示、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禁毒课堂变成生动的“第二实践场”,寓教于乐的法治教育形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省宝鸡戒毒所开讲法治课

2月14日,陕西省宝鸡强制隔离戒毒所“蓝警铃”禁毒法治宣传队走进峪泉路明德小学,开展了一堂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禁毒法治教育课。

课堂上,法宣队干警以图文并茂的PPT为载体,结合仿真毒品模型展示,向学生们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特征和危害,重点讲解“邮票”“开心水”“奶茶粉”等新型毒品。这些毒品伪装成贴纸、饮料、零食等模样,极具迷惑性和隐蔽性。“彩虹颜色的药丸为什么是毒品?”“邮票那么小,怎么会有毒?”学生们满是好奇,不时发出疑问。法宣队干警耐心讲解各类毒品的外观特征和辨别方法,认真解答学生们的问题,提醒大家毒品花样多、危害大,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

考虑到青少年好奇心强、防范意识弱的特点,活动特别设置“拒毒场景模拟”环节。干警扮演别有用心的“毒贩”,几名学生扮演被引诱的“学生”,模拟在校园周边遭遇毒品诱惑的情景。“毒贩”向“学生”递上伪装成零食的“巧克力”,参与模拟的学生们运用在讲解中学到的知识,坚定拒绝诱惑,并巧妙脱身。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坚决与毒品作斗争……”最后,干警还组织师生们进行禁毒宣誓。师生们整齐站立,举起右手,庄严宣誓。该校老师表示:“这次禁毒课将禁毒知识融入日常教学,让孩子们直观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同时也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省渭南戒毒所开展禁毒宣传

“‘毒品尝一口,幸福不再有’。课堂上,警察叔叔讲的顺口溜押韵又好记,我要回去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名刚下课的学生说道。

2月19日,陕西省渭南强制隔离戒毒所法治宣传队走进临渭区阳郭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以“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为主题的禁毒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中,宣传队干警结合最近天气不稳定,流感多发的情况,以感冒服药为例展开话题。“大家生病服药时要谨遵医嘱,切勿随意加量或擅自长期服用,切不可滥用药物……”干警告诫学生们,部分药品如果不遵医嘱超剂量滥用,就可能是“毒”。随后,干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详细讲解了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防范措施。

在禁毒知识问答互动环节,有学生问道:“警察叔叔,电子烟怎么会是毒品呢?我看商场里就有卖电子烟的呀!”干警耐心解答:“小朋友,通过正常渠道购买的电子烟当然不是毒品,但现在有很多不法分子在电子烟中添加有害物质,滥用就会使人上瘾。”随后,干警深入讲解了麻精药品的种类及滥用危害,并提醒学生们,不规范服用麻精药品不仅无法保障健康,还可能危及生命,同时告诫在场学生毒品伪装花样繁多,一定要提高警惕。

阳郭镇中心小学的校领导表示:“此次‘开学第一课’活动内容丰富,让学生们学到了禁毒知识,增强了防毒意识。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所校合作,强化毒品预防教育,为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禁毒课堂“未”你而来

开学季,陕西省眉县强制隔离戒毒所派驻眉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站联合横渠司法所、横渠派出所等单位,走进横渠镇李达小学,开展新学期“校园法治第一课”。

活动中,戒毒干警向学生们普及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以及“毒品的危害”等知识,通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讲解禁毒展板、现场答疑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们认清“上头电子烟”“聪明药”等新型毒品的伪装,提醒大家不随意接受陌生人食物、不帮陌生人传递物品,并鼓励学生们将学到的禁毒知识带回家,当一名禁毒宣传小卫士。

“同学们,你们知道打火机里面的液化气是什么吗?”“丁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易被液化的有毒气体,具有麻醉作用,易成瘾,大量吸入会出现头晕、头疼、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宣传干警通过互动问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详细讲解打火机液化气主要成分丁烷的特性与吸食危害。同时,干警通过列举吸食丁烷的真实案例,告诫学生们自觉远离危险行为。

此次禁毒普法宣传活动有600余名师生参与。大家纷纷表示,开学“校园法治第一课”非常有意义,今后将从自身做起,带动身边人主动学习毒品知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