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两河口司法所位于秦岭大山南麓,高山的风,凛冽而清新,它穿梭于司法所的门窗间,仿佛在诉说着司法所的故事。墙上的法治宣传标语,如同明亮的火把,照亮人们的心灵。它是山民们的希望,是法治的坚守。
家庭、邻里、买卖、租赁等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实则影响着基层治理的“安全指数”和家家户户的“幸福指数”,如果不及时发现化解,有可能激化形成刑事案件。
略阳县两河口司法所积极落实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机制,引进法官、律师、村‘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高村民法治素养、维护农民合法权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三治融合’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多元共治的合力。
为做到“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两河口司法所一方面针对村(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苗头性问题,通过“百姓评理说事点”、各村(居)“作退一步想”工作室等途径开展情况收集工作,再认真分析研判,“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专题协调;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人民调解专题培训和专职调解员技能竞赛测试,旨在提升调解员调解技能和水平。加上后续的跟踪回访、跟进了解,掌握双方履行协议情况,既能避免“表面和解,背后斗气”情况发生,也能听取群众对我们矛盾纠纷调解的意见建议,健全调解机制流程,构建和谐干群关系。
“没想到民间借贷还有这么多的法律风险,看来今后一定要多了解法律知识,感谢政府来我们村进行普法宣传。”两河口镇长坝村村民张老汉说到。
面对农村存在的治理短板,以及矛盾纠纷多发领域,两河口司法所负责人用“远亲不如近邻”、“树倒不打旁边人”、“上坎下接,上流下接”等农村俗语为引子,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绘声绘色地讲解了相邻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两河口司法所坚持“实”字落地“智治”建设,全面提升社区矫正信息化管理水平,“在矫通”手机APP全面投入使用,使社区矫正对象自主自助矫正,帮助社矫对象认清自我,提升教育矫治质效。2024年以来,两河口司法所为1名生活确有困难的帮教对象送去生活物资,协调民政部门为安置帮教对象办理临时困难救助1人次,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对象4人,开展“学习教育+公益活动+心理矫正”教育实践活动12场次,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对重点人群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近年来,两河口司法所在县司法局的支持下,在两河口镇张家坝村铧厂坝安置点内,建立法治文化广场,安置点步道两侧点缀有群众关心的反电信诈骗、土地山林归属、婚姻家庭等民法典法律知识的花草牌,群众漫步其中,在休闲的同时更可以接受法律知识的熏陶;开展法治文化惠民演出,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教育,在更多偏远山村开展普法宣传群众会,做到普法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普法宣传体系,将普法宣传延伸到“基层末梢”,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法治基础,为乡村振兴贡献法治力量。
今后,略阳县两河口司法所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个中心,全面落实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任务,突出重点做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持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质效、切实做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抓紧抓实法治宣传工作、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