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宝鸡市麟游县司法局“四化”并举抓落实,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档升级,服务保障县域高质量发展,被陕西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授予“第三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
系统化谋划 绘制法治政府建设“施工图”
坚持以完善政府治理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出台法治政府建设五年实施方案和创建省级法治政府示范县实施方案,以示范创建为引领,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评体系,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和县委党校党员干部培训必修课,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健全法治建设考核评价、领导干部述法等学法用法机制,推行执法部门负责人在政府常务会议上讲法,举办县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17次,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县司法局在县城青莲山、碑亭广场、官坪广场建成普法宣传电子大屏3个,联合县电视台开办《法治视角》栏目12期,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利用普法平台开展以案释法,广泛宣传普及相关法律和政策知识。在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1个村4个社区、两亭工业园区全面建成集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为一体的综合“互联网+”智慧司法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查询终端,着力打造“智慧法律服务”,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项目化推进 实施法治政府建设“进度表”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制定麟游县《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审查、集体讨论贯穿始终,常态化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和动态清理。2023年共审核各类合同68份、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清理过期、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阻碍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行政规范性文件5件,参与清理审查农村“三资合同”1488份。按照“八五”普法规划要求,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贯穿到法治政府示范县创建全过程、各领域,建成法治文化广场、长廊等法治文化阵地16处,开展法治文艺宣传演出活动103场次,受教育群众6万多人(次),高位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和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精准化管理 打造法治政府建设“新引擎”
坚持以提升法律素养为抓手,邀请专家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讲座5场次,开展法律知识竞赛3次,联合市委普法办、市司法局举办2023年度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会、全市“百名律师进百企 法治护航促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宝鸡电视台法治追踪栏目对麟游县“法律明白人”培养、法律进校园、进企业活动进行专题报道。成功举办了“麟游县首届伏羊节·法治之夜”文艺晚会,县司法局编印《法苑说法》《以案释法》优秀案例50000册,通过生动案例向管理对象、服务对象传播法律知识。征集法治文艺作品54个,表彰十佳人民调解员和十佳法律服务工作者20人,全县3800名“法律明白人”和村(社区)法律顾问深耕法治乡村建设沃土,其中4名“法律明白人”被陕西省委普法办命名为陕西省优秀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
融合化创新 下好法治政府建设“一盘棋”
坚持培育法治思维,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主体,注重法治政府建设与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切实做到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通过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创建评估和考核机制,大力宣传《陕西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解读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培训执法人员534人,全面完成行政执法事项赋权清单的梳理编制,稳妥推进乡镇行政执法赋权工作任务落实。聚焦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年内新增律所1个、专职律师4名、公职律师3名,出台公证律师便民服务事项32项,指导律师人员主动深入全县13家企业,重点围绕企业制度、企业融资、重大合同、重大决策等具体问题开展法治体检专项活动3次,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和防范法律风险,提出法律意见23条,编报服务企业案例4篇。突出政策赋能,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落地审查各类合同24件,为社会公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2件,开展公证服务128人次,充分发挥了法律服务工作者在促进法治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