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解群众矛盾过程中,他始终秉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法理和情理相结合,让矛盾迎刃而解。他就是宝鸡市金台区司法局金河司法所原所长岳建文。
扎根基层一线三十余年,从一名普通干警成长为司法所所长,岳建文始终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事去做,用心用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司法所长”“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十大调解能手”“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全省政法机关‘学英模、见行动、立新功’主题实践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希望能用自己多年基层工作积累的经验,为人民的平安、社会的稳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继续贡献我的一份力量。”8月29日,岳建文接受采访时说。
三心融法解心结
“我常劝当事双方要学会换位思考、相互体谅,然后通过耐心劝导、讲解案例、心理疏导等方法,解开当事双方之间的疙瘩。”岳建文说。
在调解发生在金河工业园区的一起纠纷时,面对争执不休的当事双方,岳建文仔细了解他们的矛盾焦点。在了解到当事双方是因为土地补偿款滞发引起矛盾后,岳建文当即协调相关村组制定分配方案,化解了矛盾纠纷。“再难的事,只要用心去办,总能找到解决办法。”岳建文说道。这不仅是岳建文的调解心得,也是他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在调解石桥村村民石某被伤害后的赔偿纠纷时,岳建文从法律责任讲到人情冷暖,耐心劝导石某的亲属,引导其理性维权。石某的亲属依法获得赔偿后,含泪向岳建文连声道谢。
面对王家坡村七旬老人被子女推诿赡养的难题,岳建文连夜登门,讲孝道传统,讲法律义务,最终让老人的四个子女达成赡养协议。老人拉着岳建文的手,感激地说:“多亏了岳司法,我们晚年有依靠了。”
“调解工作就像医生看病,面对不同类型的纠纷,要倾听当事人的想法和意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才能解开双方的心结。”岳建文说。三十多年来,岳建文用爱心、耐心和公心化解了一件件矛盾,平息了一桩桩纠纷。
如今,已退休的岳建文担任着宝鸡市调解协会副会长,还是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法院特聘调解员,依旧把百姓的事记挂在心里。
机制筑网护平安
“救火不如防火”,岳建文深谙此理。
在金河司法所任所长时,岳建文就积极推动建立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选聘调解员,每月召开例会排查矛盾,以完善机制筑牢调解工作根基,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让金河镇实现了“家庭纠纷不出户,邻里矛盾不出组”。
岳建文还创新普法形式,用乡土语言讲解法条。此外,在庙会上设置“法律集市”、进校园开讲法治课、进村组企业举办法治讲座……岳建文化身法治宣传员,用实际行动,织就了法治宣传网,让法治理念根植人心。
2021年退休后,岳建文成为金台区人民法院特聘调解员。他通过“云端法庭”,在线助力调处涉企纠纷,并充分发挥调解优势,积极开展诉前调解。如今每个月,岳建文调解的案件不下20起。
扎根一线守初心
在金台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有三面锦旗:“倾心调解 情暖人间”,是借贷纠纷当事人车某对岳建文保全友情的感激;“真情调解止纷争 热心为民促和谐”,是多年租赁合同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的见证;“排忧解难显担当 调解有方促和谐”,是纠纷调解后,群众感激之心真切的表达。这三面锦旗彰显了岳建文“把法理情揉进百姓心坎里”的为民实践。
三十多年来,岳建文始终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面对金河镇工农业园区发展中的征地矛盾,十年间,岳建文提出法律建议400多条,化解纠纷200多起。
岳建文虽然已经卸任金河司法所所长,可他热爱的调解事业却没有就此停歇。62岁的他依然行走在调解一线,用坚实的步履证明:法治的温度终将汇成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