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气象台7月17日15时28分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省气象台7月17日13时55分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省气象局发布重要天气报告7月17日至19日局地大到暴雨和强对流高温天气↓↓↓
7月18日夜间至19日全省有大范围降水伴有强对流部分地方有大到暴雨
受高空槽和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共同影响,7月18日夜间至19日全省自西向东有一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强降水主要时段为18日夜间至19日夜间,宝鸡北部、延安部分地方、榆林西部、汉中西部及南部、安康南部有大到暴雨(25~55毫米),西安局地、宝鸡局地有暴雨(50~90毫米),期间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20~40毫米/小时,个别点超过50毫米/小时。过程累计降水量:榆林大部、延安北部及西部30~70毫米,榆林东部部分、延安南部及东部、关中、陕南西部10~40毫米,陕南东部5~30毫米,关中西部局地50~90毫米。后期陕南多间断性降水天气。
2025年7月18日08时-20日08时(2天)累计降水落区图
逐日天气预报如下:
7月17日:延安南部局地、关中大部、陕南有小雨或阵雨(0~10毫米),其中陕南中东部、秦岭山区有中雨(10~25毫米),商洛部分、安康部分、汉中东部局地、秦岭山区有大雨(25~40毫米),降水期间秦岭山区、商洛、安康局地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5年7月17日08时-18日08时降水落区图
7月18日:陕北东部、关中中东部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0.1~10毫米),关中西部、陕南大部有小到中雨(0.1~25毫米),宝鸡北部局地(陇县)、延安部分地方(吴起县、富县)、榆林西部(榆阳区、横山区、定边县、靖边县)、汉中西部及南部局地(略阳县、宁强县、南郑区),安康局地(紫阳)有大到暴雨(25~55毫米),降水期间陕北西部、宝鸡、汉中局地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2025年7月18日08时-19日08时降水落区图
7月19日:全省大部有小到中雨(0.1~25毫米),榆林东部、延安部分、关中部分(西安、宝鸡、铜川、渭南、杨凌示范区)有大雨(25~50毫米),西安局地 (周至)、宝鸡(太白)有暴雨(50~90毫米)。降水期间部分地方伴有短时暴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5年7月19日08时-20日08时降水落区图
7月20日:陕北东部、关中部分、陕南西部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0.1~5毫米),陕南东部有小到中雨(0.1~25毫米)。
7月21日:陕南中东部有小到中雨(0.1~20毫米)。
7月22日:延安南部、关中北部有分散性小雨或阵雨(0.1~5毫米),关中西部、秦岭山区、陕南大部有小到中雨(0.1~20毫米)。
省防总发布风险预警提示↓↓↓
此次降水过程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区域和量级具有不确定性,可能造成山洪、滑坡、泥石流、山体落石、城市内涝、低洼区域积水、隧道(涵洞)进水、道路塌陷等灾害事故。
各市、县防指要提醒广大群众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进山入峪,远离临水临崖临坡等危险区域。要加密与气象部门会商研判,提前转移危险区特殊群体,根据预警等级和实时监测情况,及时转移危险区人员,视情扩大转移范围。
1. 应急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交通、文旅等部门衔接,及时掌握雨情、水情、险情、灾情等信息,做好防汛指挥调度,视情前置抢险力量。要统筹抓好因降水可能造成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
2. 公安、交通部门要做好高速公路及沿山公路落石、滑坡等危险地段和急弯陡坡、桥涵隧道等重点部位的监测、巡查,设置必要的警示标识,必要时采取警戒、疏导、封控等措施。加强巡查,对影响排水、排洪的路段及桥涵及时进行清障;排查线路风险,提醒驾驶员主动避让,必要时停运;落实在建工程项目人员避险措施,加强对塔吊、架桥机、拌和站等大型机械设备和公路广告牌的排险加固。汛期叠加暑期,旅游出行高峰和施工作业、货物运输高峰叠加,要严查“三超一疲劳”,货车、农用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要强化对过境危化品车辆的监管,严防侧翻、泄漏等事件发生。
3.水利部门要及时收集、处理和分析会商雨情、水情信息,做好大到暴雨区小河等洪水灾害的监测预警。要做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叫应,密切关注当地短临预报和实时雨水情变化,视情提请属地政府做好危险区人员转移避险。
4.自然资源部门要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加密会商研判,持续做好监测、预警、叫应。要加强建设工程区域、工矿厂区、景区、公路等人员密集区域地质灾害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巡查排查,及时提请属地政府转移涉险群众,提前转移危险区特殊群体。
5.住建部门要做好城市内涝防范,加强对低洼地带、地下空间、老旧小区等易积水区域的巡查排查,及时清理维护城市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前置排水除涝设备;督促城市在建工地、地下车库等重点区域落实防汛措施,加强对在建工地基坑开挖、土石方施工的检查和监护,确保排水及时,防止基坑坍塌,必要时采取停工、避险转移等措施。
6.文旅部门要加强涉山涉水景区安全管理,开放式文化街区、滨水文旅综合体、民宿酒店等场所的监测、巡查,重点防范山体滑坡、河道涨水、设施漏电等安全隐患,突出应对景区道路湿滑、观景区域积水等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暂停入园、局部封闭、劝返游客等措施。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预警响应制度,落实文旅在建项目人员避险措施,加强对户外演艺设施、高空游乐设备、临时搭建展台的排险加固。
7.电力、铁路、通信等部门要做好线路、设施、设备及危险区域的隐患排查,做好“三断”情况下的应急抢险准备工作。
8.其他行业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业本系统因降雨可能产生的风险、引发的灾害,提前做好风险评估和安全巡查、 防范部署、转移避险等工作。
汛期极易出现雷暴、大风、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
如何科学防范?
遇到这些灾害又该如何科学避险呢?
一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