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法治报2025年04月17日03版
在陕西,众多企业积极投身国际市场,各地市不断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助力辖区涉外企业“加速跑”。然而,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法律风险如影随形。
行李箱里永远装着多国转换插头,咖啡是日日夜夜的标配,周三刚在拉萨拿到证据袋,周四就得奔赴哈萨克斯坦开研判会……这是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涉外律师刘妍工作的常态。
4月9日,记者跟随刘妍来到她所服务的企业——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探寻涉外法律服务的前沿需求与挑战。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在与外商签订合同时,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商签合同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条款和国内合同类似,像权利保留条款、违约责任条款等。但与外商签订的部分合同条款不能很好地把握其是否符合企业诉求,所以我们格外关注自身权利保留、合同法律适用以及争议解决方式。如果是买卖合同,货物送达、逾期风险和不可抗力因素也都要考虑周全。”
那么,企业“出海”,最容易碰到哪些法律问题?刘妍谈到,贸易结算、争议解决和权利保障是主要痛点。在贸易结算方面,不同国家的金融制度和外汇政策差异较大,容易引发纠纷;争议解决时,诉讼或仲裁的选择、法律适用和仲裁机构的挑选都充满挑战;权利保障则涉及知识产权、劳工权益等多方面,各国法律规定不同,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困境。
当纠纷发生时,是选择诉讼还是仲裁?刘妍说:“我们往往会优先选择仲裁。诉讼涉及适用哪国法律的问题,较为复杂。而仲裁可以通过选择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国籍,更好地保障国内企业的权益。比如在仲裁员选择上,若对方是瑞士籍,对方可选瑞士籍仲裁员,我方选中国籍仲裁员,首席仲裁员选第三国仲裁员,这样对双方比较公平。”
在仲裁机构的选择上,也大有学问。考虑到诉讼成本,国内企业常倾向于选择国内的仲裁机构,如北京贸仲。但部分外商对国内仲裁机构信任不足,这就需要双方充分沟通协商。以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的业务为例,由于企业在西安,可优先争取将案件放在西安仲裁委员会。当然,也可考虑北京、上海等地的仲裁机构,关键在于与对方的谈判和沟通。
涉外律师作为企业“出海”的护航者,时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法律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挑战。他们用专业知识和不懈努力,为中国企业出海披荆斩棘,化解一个又一个潜在危机,助力企业在海外市场稳健前行。